[2016-11-02, 王赤 教授]太阳风与磁层的相互作用

时间……….....周三, 2016年11月2日, 下午3:30  地点…….........物理大楼 北 415 讲座嘉宾….. ..王赤 教授 (中科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 讲座题目…… 太阳风与磁层的相互作用

摘要:

磁层位于地球空间的最外层,太阳风与磁层的相互作用是空间天气变化因果链中承上启下的关键环节,是揭示地球空间天气基本规律的前沿课题之一。地球空间由于时变、多成分、多自由度的关联相互作用使得传统的理论分析变得非常困难。 本报告将介绍自主研发的高精度、低数值耗散的PPMLR-MHD的全球MHD数值模式,和结合空间探测数据在行星际激波与磁层相互作用、大尺度电流体系、磁层顶K-H不稳定性等研究中取得的研究成果。报告最后将介绍中欧联合空间科学探测任务—太阳风-磁层相互作用全景成像卫星(SMILE)的最新进展。

图. 太阳风与磁层相互作用的X射线辐射全景成像 (中欧空间科学小卫星计划SMILE的科学目标之一)

讲座嘉宾介绍:

王赤

 

 

现任中科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副主任、兼任空间天气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1998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物理学博士,2001至今为中科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研究员,“百人计划”入选者。2003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基金,2007年成为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负责人,2012年成为973项目首席。作为“十一五”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子午工程的总师,为建设国际先进的地基空间环境综合监测系统做出了突出贡献,2014年获得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

 

科研项目:

 

目前承担的国家重大科技任务有空间科学先导专项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工程副总指挥,预先研究项目负责人; 嫦娥5号和火星探测有效载荷负责人。主持的科研项目主要有美国宇航局(NASA)客座课题,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创新团队和国际合作伙伴计划”,基金委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创新研究群体、重点项目和科技部973项目等。

科研成果:

在太阳风大尺度结构和太阳风与地球磁层相互作用等国际科技前沿领域,做出一系列有原创性和国际影响的科研成果。建立了新的外日球层多元太阳风模型,提出了确定太阳风在外日球空间减速的新方法,给出了星际介质中性原子密度,为美国新一代日球边界层探测器IBEX任务仿真提供了关键参数。揭示了外日球空间太阳风的物理特征,研究成果“太阳风在外日球空间的减速”成为不争事实,被美国空间物理战略规划委员会列为外日球空间六大研究成果之一。 揭示了日冕物质抛射事件从太阳到外日球空间的传播规律,理论预言了日球层顶对太阳风扰动的响应过程及不稳定性的新现象,并被观测数据证实, 被列为美国行星际探索计划的重大研究成果,被收集在美国宇航局为纪念旅行者飞船发射运行25周年的光盘上。 合作建立了三维全球磁层磁流体力学模式,使我国成为国际上少数拥有能自洽描述太阳风-磁层-电离层耦合系统数值能力的国家之一,发现了地球磁层对行星际扰动的负反应的新现象,揭示了其物理本质,在地球磁层中小尺度物理现象的数值模拟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发表在《自然》、《美国地球物理学报》等国际重要学术刊物的论文160余篇,引用2000余次。部分研究成果被美国宇航局收录在他们为纪念旅行者飞船而制作的CD光盘上,作为旅行者飞船二十五年来的重大科学发现之一。